出了争议要不要解决?
解决争议的第一要素是不是协商调解?
协商不成是不是就该起诉?
不一定!因为我们还可以选择,仲裁哦!
可是,仲裁和诉讼,到底有什么区别?
...
1 何为仲裁?何为诉讼?
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双方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并自愿执行裁决的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是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制度。意思自治原则也是仲裁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指的是当事人自主地选择仲裁方式、仲裁机构、仲裁人员、仲裁事项、仲裁地点、仲裁法律等,不受非法干预,承受选择结果。
诉讼: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参与下,在审理诉讼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诉讼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有:
1、启动条件不同。
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如选择了仲裁,就不能到法院进行诉讼。
2、机构不同。
仲裁委是民间裁决机构,其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其仲裁员大多是律师和政府机构人员兼职从事;法院是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
3、当事人权利不同。
仲裁是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而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由人民法院决定。
4、程序不同。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而民事诉讼是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是生效的判决,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5、收费不同。
仲裁费没有规定可以减交、缓交、免交,法院的受理费相比仲裁费用要低,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缓交、免交、减交。
6、法官、仲裁员的选择不一样。
诉讼案件到法院后,能分到哪个审判员手里,当事人是不知道的,只有拿到《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后才知道。
而仲裁庭的组成是申请人选择一个仲裁员,被申请人选择一个仲裁员,双方共同指定一个首席仲裁员,双方选不到一起的,由仲裁委秘书处指定一个首席仲裁员。
3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条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